1.症状
1)联想障碍:明显的思维松弛或破裂性思维,或逻辑倒错,或病理性象征性思维;
2)妄想:原发性妄想(如妄想知觉、妄想心境),或妄想内容自相矛盾,或毫无联系的两个或多个妄想,或妄想内容荒谬离奇,不需核实即可肯定为病理性的;
3)情感障碍:情感倒错或情感不协调;
4)幻听:评论性幻听,或争议性幻听,或命令性幻听,或思维化声,或持续1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,或听到的言语声来自体内某一部位;
5)行为障碍:紧张症候群,或怪异愚蠢行为;
6)意志减退:较以往显著的孤僻懒散,或思维贫乏,或情感淡漠;
7)有被动体验,或被控制体验,或被洞悉感,或思维被播散体验;
8)思维被插入或被撤走,或思维中断,或强制性思维。
2.王氏中医精神专科阶段分类诊断
1)初期:多数病人缓慢起病,常有言语减少,对人不热情,注意力不集中,走神,学习能力下降,说话内容单调,空洞、贫乏,常伴有头痛、头胀、头昏、不寐,全身无力,经常走动,情绪不稳,渐渐有些离奇的想法和动作,如有些初高中学生,平时聪明,学习在班中领先,突然在某种刺激后,上课注意力涣散,说自己脑子坏了,有两个脑子等,属于体质偏颇的早期表现,见于各型体质:尤其是阴虚、气虚、气郁、瘀血、痰湿、湿热等体质,要早期发现,在原氏中医精神专科治疗,很多病人仅仅有了1到2个疗程就彻底治愈了,随访多年不复发。
2)充分发展期:此阶段症状丰富,生活能力下降或丧失,完全不能适应社会,本阶段患者邪气亢盛,上扰脑神,体内气血痰火瘀的病理作崇,气郁体质的人,忧愁善感,敏感多疑,幻听幻视,发呆少语,表情淡漠,若有所思,睡眠差,生活懒散,喜静少动,不愿见人,自语自笑,舌质红,苔白厚腻,脉弦滑。痰湿和湿热体质的人,急躁易怒,言语零乱,兴奋话多,彻夜不眠,时而乱跑,幻听幻视,疑心重,坐卧不宁,多笑易哭,便秘,脉弦数。血瘀体质的人,情绪不稳,时而低落,思虑重重,哭笑无常,悲观厌世,女性经期病情波动,坐立不安,心烦易怒,经色紫暗,舌红苔薄黄,脉弦涩。
3)发展后期(慢性期):气虚体质的人,病程日久,面色发白,肢体困乏,喃喃自语,不见人,精神恍惚,失眠易惊,发呆健忘,微声自笑,不知仪表,舌淡红,少苔,脉沉细无力。如果久病伤阳,导致阳虚体质,表现为行为退缩,思维迟缓,无动力,什么都不想干,全身无力,记忆力减退,腰膝酸软,脑中空虚,一片空白,舌淡胖,少苔,脉细弱。阴虚体质的人,表现为形体消瘦,情绪焦虑,自汗盗汗,手足心热,幻听幻想,时而疑心,失眠多梦,便秘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
3、经典分类
1)单纯型:发病年龄很早,我们王氏中医精神专科最早见到8岁、10岁发病的患者,和明显先天体质偏颇有关,症状以现为行为退缩,思维迟缓,无动力,无兴趣,全身无力,记忆力减退,脑中空虚,无意向要求为主,是西医临床精神科最难治的一个类型,原氏中医精神专科在多年的探索中,只要针对体质病因诊治,适当延长1到2个疗程,完全可以回归社会,有很好的自理能力。
2)青春型:最多见,急性或亚急性起病,情感丰富,症状多变,有时合并情感性精神障碍,称为分裂样情感性精神病,思维破裂,行为幼稚,幻听疑心多,自语自笑常见,有冲动、暴躁行为,体质以湿热、痰湿、阴虚、女性以瘀血为多。积极用王氏通窍康复汤治疗,疗效满意,愈后很少复发。
3)妄想型:30岁左右发病,以疑心重,单一内容经常性的幻听为主,有被害妄想(总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好,害自己),嫉妒妄想(疑心配偶有外遇),以阴虚、气郁、痰湿体质的病人多见,西药易耐药,王氏中医精神专科的中药对本型疗效最快,愈后不复发。
4)紧张型:(木僵型)少见,以不食不睡不动为主,木僵消失后易冲动,烦躁,以气郁体质多见,王氏中医精神专科中药疗效快而彻底。
4、王氏中医精神专科的诊断分类
1)痰湿体质:因痰湿体质的人易胡思乱想,思虑伤脾,脾虚生痰湿,加上精神刺激,青春期内分泌失调,导致时易激惹,时而焦虑,情绪不稳,兴奋话多,多疑善虑,加重后冲动,伤人毁物,面红目赤,便秘,舌红苔黄腻。
2)湿热体质:体内先天湿重,热重,到一定年龄,不知调整,学习压力大或其他刺激后,突然出现兴奋话多,急躁易怒,言语零乱,幻听幻视,疑心别人害自己,冲动,失眠,时时外走,耳鸣口苦,喜冷饮,尿黄便秘,脉弦数有力。
3)气郁体质:因长期好比较,想象力丰富,易心胸狭窄,渐渐孤僻,全身无力,社交能力下降,情感淡漠,意志减退,时有幻听,喜静不动,舌苔淡红,脉弦滑。
4)气虚体质:因从小好思虑,思虑过度则伤心脾,脾虚更加谨慎,仔细、认真,优柔寡断,自信不足,情绪差或淡漠,懒散孤僻,无力无兴趣,心悸脑空,饮食少,时而自笑,幻听疑心,失眠多梦。
5)阴虚体质:由于长期阴虚火旺,导致心火损伤肾阴,心火旺则敏感多疑,肾开窍于耳,故幻听多见,肾于大脑经脊柱连于脑,故记忆力减退,头晕目眩,脑中发空,思维迟缓,情感淡漠,舌质红,苔少,脉弦细。
6)阳虚体质:先天阳虚或久病阴虚波及肾阳,故倦怠懒动,思维贫乏,形容憔悴,肌肤消瘦,生活懒散,接触被动,呆愣少语,喜静少动,自语自笑,独处一隅,腰膝酸软,大便溏薄,舌质淡,苔薄白,脉沉细。
7)血瘀体质:因脾、肾、肺气虚导致气虚血瘀,或气郁血瘀,或阴虚血少而瘀,大脑因瘀而代谢失调,故情感淡漠,意向低下,偶有易怒,气短懒言,时而妄闻,体乏无力,女性经黯延期,唇紫黯淡,或舌有紫点,脉沉细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