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郁症:情绪低落,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、自感生活中充满无助和绝望、终日忧心忡忡、郁闷寡欢、愁眉苦脸、不愿出门、胡思乱想、心烦意乱、彻夜不眠、活动减少、焦虑不安、心情压抑、唉声叹气、悲观厌世、自伤自责、有严重的自杀行为、性欲减退等其他躯体不适症状。
抑郁症是指情绪低落,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、自感生活中充满无助和绝望、终日忧心忡忡、郁闷寡欢、愁眉苦脸、不愿出门、胡思乱想、心烦意乱、彻夜不眠、活动减少、焦虑不安、心情压抑、唉声叹气、悲观厌世、自伤自责、有严重的自杀行为、性欲减退等其他躯体不适症状。
临床表现:
1.心境低落,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,抑郁悲观。轻者闷闷不乐、无愉快感、兴趣减退,重者痛不欲生、悲观绝望、度日如年、生不如死。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。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,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,产生无用感、无望感、无助感和无价值感,常伴有自责自罪,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,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。
2.思维迟缓,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,反应迟钝,思路闭塞,自觉“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”,“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”。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,语速明显减慢,声音低沉,对答困难,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。
3.意志活动减退,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。临床表现行为缓慢,生活被动、疏懒,不想做事,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,常独坐一旁,或整日卧床,闭门独居、疏远亲友、回避社交。严重时连吃、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,蓬头垢面、不修边幅,甚至发展为不语、不动、不食,称为“抑郁性木僵”,但仔细精神检查,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。伴有焦虑的患者,可有坐立不安、手指抓握、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。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。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、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,认为“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”,“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”,并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。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,应提高警惕。
4.认知功能损害,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、注意力障碍、反应时间延长、警觉性增高、抽象思维能力差、学习困难、语言流畅性差、空 间知觉、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。认知功能损害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。
5.躯体症状,主要有睡眠障碍、乏力、食欲减退、体重下降、便秘、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、性欲减退、阳痿、闭经等。躯体不适的体诉可涉及各脏器,如恶心、呕吐、心慌、胸闷、出汗等。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,一般比平时早醒2~3小时,醒后不能再入睡,这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。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,睡眠不深;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。体重减轻与食欲减退不一定成比例,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增强、体重增加。
常见病因:
生物、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。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、神经生化、神经内分泌、神经再生等方面;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,如抑郁气质。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,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。
危害:
1、抑郁情绪多影响工作,学习,生活和社交。
2、具有抑郁症的其他症状,如认知障碍,精力减退缺乏症状。
3、睡眠问题。许多抑郁症患者常表现为入睡困难,浅眠多梦,易惊醒,以及早醒。
4、胃口改变。抑郁症可导致胃口增加或减少,所以抑郁症患者的体重可能增加或降低。
5、难以集中精力和正常思维。抑郁症使人难以清晰地思维和作出甚至是很小的决定。抑郁症患者常常不能轻易地集中精力。
6、负罪感,无用感和无安全感。抑郁症患者通常对自己,周围世界和未来感觉消极。他们可能对往事有负罪感。
7、焦虑或坐立不安。抑郁症患者经常是坐立不安和焦虑,有时达到激越的程度。焦虑可以引起缺乏耐心和愤怒,并且既使是低度的压力,也使人难以应付。
8、抑郁症患者遇到事情总是会逃避,经常用消极的情绪去对待。任何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,不要有过多的心理负担。入睡困难也是抑郁症患者经常出现的问题。
治疗:
1.治疗目标:抑郁发作的治疗要达到三个目标:①提高临床治愈率,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,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;②提高生存质量,恢复社会功能;③预防复发。
2.治疗原则:①个体化治疗;②采用王氏通窍康复汤加减;③足量足疗程治疗;④创新鬼门十三针治疗;⑤治疗前知情告知;⑥联合心理治疗增加疗效;⑦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他躯体疾病、物质依赖、焦虑障碍等。
3.心理治疗: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发作患者,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。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、认知行为治疗、人际治疗、婚姻和家庭治疗、精神动力学治疗等,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。